雷希穎

出自孤兒展覽館
於 2023年3月21日 (二) 17:22 由 小白外传留言 | 貢獻 所做的修訂 →‎个人信息
跳至導覽 跳至搜尋

1987年5月3日出生,畲族,胡建南平馬來,在ao洲留學期間,因為沉迷社交媒體而被林檬和葉添發掘。澳大利亞國立大學博士海帶,知名時政評論員,中國傳媒大學港澳台與世界事務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員,高級經濟師;中國海峽研究院(香港)理事長;福建省自媒體協會會長。本科畢業於湖北大學,澳大利亞國立大學國際政治戰略網絡外交博士,全國青聯常委,海外界別副秘書長,福建省自媒體協會會長。

個人信息

Lxy1.jpg

  • 姓名:雷希穎
  • 生日:1987年5月3日
  • 神秘代碼:350725198705030018
  • 互動熱線:+8618310763630
  • 郵箱:[email protected]

Lxy2.jpg

Lxy3.jpg

學歷

澳大利亞國立大學國際政治戰略博士

澳大利亞國立大學外交學碩士

澳大利亞國立大學中東與中亞問題研究碩士

湖北大學思想政治教育學士

死爹之路

2014年網際網路著名草根愛國運動#我和國旗合個影#的發起者,2014年公祭日《抗戰愛國紀念地圖》製作、發起人,2015年《我和我的國家引擎》系列flash動畫影片製片人;共青團中央中國青少年新媒體協會個人理事;2015年五四「中國好青年,中國好網民」代表座談會代表;全國青聯委員;中國青年網特聘評論員;南華早報中文網、環球網、中國網時政專欄作家,南方國際關係在線網站管理委員會副主席,網絡外交與網絡安全研究院執行院長;中澳博士沙龍創始人、首屆輪值主席。

2005年起至今,雷希穎先後在國內的人民日報、環球時報、國際先驅導報、東方早報、法治周末、世界知識、青年參考、人民網、新華網、環球網、南華早報中文網、雲南衛視、福建電視台等,以及國外的新加坡聯合早報、澳大利亞ABC、SBS、APP、泰國Asian News、法國歐洲時報等數十家報紙、網站、廣播電視台發表過百篇時政文章、評論。

2015年福建省青年五四獎章獲得者;2017年5月4日,榮獲第21屆「中國青年五四獎章」。2022年8月,榮獲「青年網絡文明使者」稱號。

2016年6月起擔任中信改革發展研究院戰略組研究員。2016年11月至2018年11月擔任共青團中央宣傳部新媒體發展處副處長(兼職)。2019年8月起福建省自媒體協會會長。2020年8月起擔任全國青聯常委,海外界別副秘書長。

共青團中央中國青少年新媒體協會個人理事;中國青年網特聘評論員;南華早報中文網、環球網、中國網時政專欄作家;南方國際關係在線網站管理委員會副主席,網絡外交與網絡安全研究院執行院長;中澳博士沙龍創始人、首屆輪值主席。

我和國旗合個影

2014年9月6日,在澳大利亞國立大學留學攻讀博士研究生的雷希穎在微博發起「我和國旗合個影」活動。當時正運營南平團市委微博的林檬很快關注到了該活動,並推薦給了上級。很快,團中央微博就對「我和國旗合個影」活動進行了轉評。9月25日,人民日報微博專門刊發了維尼大帝和國旗合影的照片,參與「我和國旗合個影」活動。10月1日《新聞聯播》專題報導了該活動。直至今日,「我和國旗合個影」閱讀量已達5.3億,參與量超過30萬。官媒稱:「該活動是中國進入網際網路時代以來,由草根發起的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一次活動,它有力的打破了之前「消極情緒」占主流的網絡輿論的假象,明確了「沉默的愛國者」才是輿論主流的現實。

抗戰愛國紀念地圖

2014年12月13日是中國首個國家公祭日。一群海內外愛國青年自發製作了兩幅精緻的「網絡版抗戰紀念地圖」,以表達對先烈的緬懷及對歷史的警示。這兩幅地圖,一幅以時間軸形式,呈現了從1931--1945年間發生的重大戰役,用直觀的畫面讓讀者感受抗戰;另一幅以國務院公布的第一批國家級抗戰紀念設施、遺址名錄為基礎,通過「牛皮紙手繪中國地圖」的形式,將各類設施和遺址形象生動地呈現,幫助讀者對這些設施和遺蹟產生更直觀印象。兩幅圖由青微工作室和獨家網聯合出品,並於12日在獨家網正式上線,一經公布就收到來自網友的熱議和好評,還得到了共青團中央微博、中國青年網等媒體的大力推薦。該地圖的製作發起人之一,是澳大利亞國立大學從事國際政治戰略研究的研究生雷希穎。他向記者介紹,之所以製作這兩幅圖,一方面想以青年人的方式來祭奠南京大屠殺和抗日戰爭;另一方面,也是希望從年輕的視角出發,通過具有整體性、時間性和連貫性的方式,對抗日戰爭進行更加生動、全面的重現,以此來表達海外學子,尤其是青年人群體對那段中國抗戰史的緬懷和祭奠。

《我和我的國家引擎》系列動畫短片,嘗試以直觀生動而幽默的方式,全面提煉和解讀那些別具中國特色的「基本制度」、「治理模式」與「國家能力」。它既是一種歷史回顧與自我理解,也是關於「中國故事」的一次來自青年視角的全新表述,更是一場讓人常常忍俊不禁的「歡樂視聽」之旅。

我和我的國家引擎

《我和我的國家引擎》是2015年兩會期間走紅的一部系列動畫短片。該系列動畫短片由讀家傳媒、獨家網出品,青微工作室、新青年工作室、597.9高地工作室及遠雁工作室等機構作為戰略合作夥伴深度參與。

9.3大閱兵系列視頻

9月3日抗戰勝利紀念日前夕,在知名新媒體青年雷希穎、趙博和潘瑞可的策劃推動下,北京讀家經世文化傳媒有限公司聯合澳大利亞中國博士研究生及優秀青年學者聯合會(中澳博士沙龍),精心採集和製作包括《我和我的國家引擎—大閱兵》動畫、《在澳學者學子看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紀念視頻、六集《人民之戰》動畫紀錄片和《和平的紀念》視頻等在內的四組百部愛國新媒體視頻,得到了新浪、優酷等國內視頻媒體平台的重點推廣,被央視新聞聯播等電視媒體廣泛報導。用年輕人的視角,以年輕人的方式,解讀人類閱兵歷史和本次閱兵的特殊意義,向更多的年輕人解讀自己的國家,彰顯國內外的青年群體對於祖國的熱愛和支持。

如你所願

與歌曲同名的新浪微博話題#如你所願#在短短一天內,閱讀量便突破4100萬。話題主持人雷希穎在網絡中寫下「我們現在可以每天睡到天亮,可以為了豆腐腦甜鹹無休止爭論,都是先輩用命換來的。國家安全日,讓我們一起緬懷他們,一起保衛他們生命的果實!」這樣一段感言,引發眾多網友共鳴點讚。

「五個一百」正能量評選大滿貫

來自福建南平的留澳博士研究生雷希穎成為了「五個一百」活動唯一一位大滿貫獲得者,不僅個人獲得了「百名網絡正能量榜樣」的榮譽,他的文章《加多寶怎敢侮辱英烈搞營銷?》,策劃的圖片H5《人物》系列作品,發起的#我和我的國家引擎#系列新媒體話題活動,以及擔任製片人的《民族區域自治》動畫也分別獲得了正能量文字作品、正能量圖片、正能量動漫影音作品和正能量專題活動的榮譽。

警惕「顏色革命」

這段時長4分46秒的視頻迅速在網上傳播,短短24小時內,點擊量超過1000萬,微博話題#警惕顏色革命#的閱讀量近3億,討論達11.5萬條。

嚴格來說,視頻確實具有快速傳播的種種潛質,製作精良,敘事簡潔、很容易調動網民的樸素的愛國情感,在中國周邊形勢嚴峻的情況下,具有很強的現實意義。

很快,有媒體採訪到了視頻的策劃人,29歲的留學生雷希穎。

他這樣解釋自己的動機:「我是研究中東問題的,從2011年開始,親眼看著阿拉伯國家一個個地陷入動盪……在我看來,顏色革命就意味著災難。如果中國陷入了顏色革命帶來的動盪,那是我們都無法承受的,這是我國在大好歷史機遇下所不該面對的結果。」

發布的時點也是有所選擇的,雷希穎提到「如果軍隊強大,那麼外部軍事壓力自然會減小。所以,八一建軍節是個很好的發布視頻的時間點。」 當被問到「片中拿中東與中國類比是否不恰當?」時,雷希穎表示,顏色革命不是一個可以假設的概念,「一旦它發生了,國家陷入動盪了,結果誰來承擔?這種類似的結果在過去軍閥割據的中國也發生過,那是我們想要的中國嗎?而且,當前的中國確實出現了一些顏色革命滲透的苗頭,例如以鋒銳死磕律師及其合伙人等,必須警惕。我們一定要意識到,絕不能用假設的美好來破壞現有的和平與穩定。」

南海仲裁?Who cares

記者了解到,同一時間,雷希穎等內地愛國青年也在網際網路上「頻放大招」,積極發聲。12日當天,由共青團中央微博發布的《南海仲裁?Who cares》視頻,閱讀量近300萬,秒拍視頻點擊在12小時內便達到了400萬次。

作為這兩部視頻的總策劃和製片人,雷希穎告訴記者,《粵港青年看南海仲裁:中國人的領土,不需要外國人仲裁》和《南海仲裁?Who cares》創意不同,表達方式也各異,但都以年輕人的口吻「戲說」南海仲裁,凸顯當代中國年輕人在國家主權和領土問題上的清晰立場和堅毅態度,並用年輕人的方式向全世界發出了「中國人的領土和主權不需要外國人來仲裁,南海仲裁結果不值得care」的振聾發聵之聲。

之所以選擇在7月12日發布這兩部視頻,雷希穎表示,我們希望能夠藉助「海牙國際仲裁法庭發布侵犯中國國家領土和主權、缺乏法理依據的南海仲裁」的契機,幫助更多年輕人認清國際社會霸權國一手遮天、玩弄國際法治的現實。同時,也希望通過這種輕鬆調侃的方式,促使更多年輕人在面對「南海仲裁問題」時,能夠從容地建立起一份積極、自信的心態。除了這兩部視頻外,雷希穎團隊發起的新浪微博話題#南海是中國的#在7月12日當天便獲得了3.2億的閱讀量,新浪投票「中國人的領土和主權需要外國人來仲裁嗎?」也獲得了近7萬網民的投票。

中國一點都不能少

在發起#我和國旗合個影#、#南海是中國的#、#如你所願#等活動後,雷希穎和團隊又發起了「中國一點都不能少」正能量話題活動,一系列活動先後獲得了超30億次的網絡閱讀。「原來善用網際網路,普通青年也能在維護國家主權、國家安全、國家利益的問題上發揮積極作用。」

「雷希穎策劃《中國一點都不能少》專題圖等網絡正能量活動,展現了新時代的青年人該有的模樣,與國家同呼吸共命運,敢想敢干敢闖,用奮鬥的我,成就最美的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