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浪人

出自孤兒展覽館
於 2023年3月31日 (五) 08:08 由 403留言 | 貢獻 所做的修訂 (创建页面,内容为“{{Terminfo | image = | imagecap = “这是支那的落日。” | exp = 风吹花兮花惜春,我犹胜花兮,无计留春驻。 | place = 鉴证圈 | rating = 7 }} 浪人一词,在古代是指离开登录的户籍地去他国流浪的人,也称“浮浪”。语出《隋书·食货志》:“其无贯之人,不乐州县编户者,谓之浮浪人。”浪人不分身份,任何人都有可能成为浪人。<br> 在日本鉴证圈,浪人一般…”)
(差異) ←上個修訂 | 最新修訂 (差異) | 下個修訂→ (差異)
跳至導覽 跳至搜尋
浪人

釋義

風吹花兮花惜春,我猶勝花兮,無計留春駐。

場合

鑑證圈

評分

浪人一詞,在古代是指離開登錄的戶籍地去他國流浪的人,也稱「浮浪」。語出《隋書·食貨志》:「其無貫之人,不樂州縣編戶者,謂之浮浪人。」浪人不分身份,任何人都有可能成為浪人。
在日本鑑證圈,浪人一般指代極右翼法西斯分子(也可稱為另類右翼)。
支那鑑證圈,浪人一般指代反賊(中華政治羅盤),如大翻譯運動參與者等。
大部分支那語境下的浪人雖自稱為浪人,卻強調支式分子的守法正道精神,寄望於一個明君賢相來改變自己的不利處境,或是大搞毛臘肉階級鬥爭那套,將所有異見者稱為蜘蛛並加以嘲諷,體現其大腦被支共降級的程度之深,實在是讓高雅人士止增笑耳。

歷史

從大化改新起,日本百姓開始了第一次官方統計在冊的「流浪」旅途。因為建立班田和戶籍制度,那些擅自離開本業的人就被稱為「浮浪人」。聖德太子的改革,並沒有徹底挽救日本社會的危機。大化元年9月詔書寫道:貴族們「割國縣山海林野池田以為己財,爭戰不已。或者兼併數萬頃田,或者全無容針之地」。
貴族們多採取各種手段兼併土地,農民失去田地無處可去,不是與這些田地持有者們簽訂租約,就是逃離祖業在各地流竄,以至於形成了極大的社會問題。「老者啃草根而死於道垂,幼者含乳以母子共死」的慘狀不絕如縷。這些被迫流亡的部民聚集山澤,同食利貴族們進行武裝鬥爭。據《日本書紀》記載,此時的日本社會常常「強盜竊盜並大起之,不可止」。
然而,隨着公家的傾倒和武家政權的驟興,一些隱匿在各地的「浪人」們重新獲得了地位。在鎌倉及室町時代,武士以獨特的身份獲得了政治、經濟與社會上的諸多特權。這個時代的「浪人」,特指「失去主人的武士」,或「領地被其他人占據的武士」。在戰亂年代,即便是因某種原因成為浪人,武士們仍舊可以在地方各大名處尋得一官半職。
進入戰國時期後,「浪人」身份竟成了炙手可熱的香餑餑。戰國時期,主從關係早已由於時代的演變進而被固定下來。這個時候,失去了主人而獲得自由的武士被稱為「牢人」。由於戰亂頻仍,很多「牢人」甚至可以同時依附於七八個不同的主家。強調「忠順」的大和武士們,此時也趁勢開始向家主討要更多的個人權力。稍有不合,「牢人」們便扭頭就走,絲毫不用顧忌傳統家臣應負的義務。
江戶時代結束了在國內持耗已久的內戰,開創了長達300年的和平時代,武士階層也隨着戰亂的平息逐漸流離失所。在關原之戰後,德川家康曾經廢除了西軍大名的大部分領地,由此導致大量依附於家主的武士無所歸依。從前因信奉「騎牆主義」投靠過不同主家的「浪人」們,如今再也沒辦法重獲地位,因此選擇在大阪戰役中投靠豐臣家。據說,大阪之役中,光是豐臣一方就聚集了10萬「浪人」。
和平年代開始後,德川家的將軍們實行了數次對「外樣大名」的「削藩」政策,因此又誕生了一波又一波的「浪人」。到第三代將軍家光時,散居在日本各處的浪人已經超過50萬。這些人在和平年代無法獲得重新出仕的機會,因此有的選擇重新做農民,也有的選擇在城下町做買賣,還有的放不下曾經「高貴」的身段,選擇偷偷「寄進」給大名作養子或食客。
江戶時代中後期,社會上的浪人越來越少。幕末維新時代,浪人群體積極參與各種政治、軍事甚至刺殺運動。明治維新後,官方下令倡導「四民平等」,於是浪人真正變為一個「有名無實」的階層。浪人開始重新審視自己的社會地位,轉向經營武館、做小買賣或是參軍的居多。作為一種歷史現象,浪人在現實社會中逐漸消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