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美珣因習近平「法學博導」而恥滿天下》

出自孤兒展覽館
跳至導覽 跳至搜尋

主條目: 習近平

來源

作者:高新

摘自《夜話中南海》專欄,有改動、合併、刪節

論文連結

https://qiwen.lu/uploads/xilunwen.pdf

正文

本專欄的上篇文章《工農兵學員中的「學而優則仕」者都有誰》已經介紹過,日後在中共官場上混出頭臉,曾經或者至今仍然身居高位者,在入仕之前已經從專業領域具備了真才實學者也不是沒有,也就是說,當年的工農兵學員出身者,也不乏貨真價實的「學而優則仕」者。除了過去文章中已經介紹過的李源潮,王滬寧,陳希,較為典型的還有前科技部長現全國政協副主席萬剛,前衛生部長,現全國人大副委員長陳竺等,最為典型的還有一個已經被習近平打入天牢的前遼寧省委書記王珉。

王珉被習近平下令打入天牢後,官方對外公開的他的主要政治罪行有二,一是對遼寧賄選負有直接責任,二是「妄議中央」。曾有遼寧方面的知情人士透露說,王珉的所謂「妄議」中央,其實就是對習近平本人的大不敬,自認為他王珉自己才是真正的,「貨真價實的學而優則仕」,在挖苦中共政壇的那些「在職碩士」和「在職博士」時,取笑了習近平,說是越沒有真才實學,越沒有底氣的幹部,越是要弄上個「在職碩士」,「在職博士」頭銜為自己充門面。

王珉當年「入仕」之前的學界同僚在王珉出事之後感慨說,中共政壇里象王珉這樣的「學而優則仕」其實並不普遍,數得出來的幾個官至正省部級和副國級的,基本都是「黨外人士」。而「黨內人士」中普遍的高「學歷」絕大多數都是偽學歷和假學歷。

這裡需要特別說明的是,所有高學歷的中共高官中,凡是如筆者過去文章中陸續介紹過的陳希,陳竺,萬剛,王珉等真博士和真碩士學歷的,基本上都是理工農醫類的博士,而號稱具有社科方面研究生學歷者,基本都是所謂「在職研究生」學歷,無論是「碩士」還是「博士」。

二零一七年十月筆者在本專欄的接連發表《十九屆中央政治局成員與官場學歷腐敗》和《政治局21個高學歷 只有4個是沒注水的》兩篇文章,向聽眾和讀者們介紹了中共官方媒體對十九屆中央政治局成員們的「高學歷」統計:這25人中,多數還都有著多所院校學習的經歷。在這其中,擁有博士學位的至少有7人(占比28%),擁有碩士學位的至少有14人(占比56%),擁有大學學位的至少有2人(占比8%)。也就是說,大學以上學歷的占比92%。

而如上統計中的七大「博士」,即習近平,李克強,李希,黃坤明,楊潔篪,蔡奇、陳全國,包括李克強在內,沒有一個是正經八擺地,那怕只是一年半載的集中時間在校學習的貨真價實的正經博士學歷,全部是所謂的「在職博士」。至於「碩士」學位們就更是笑柄。

十八屆中央政治局的七個常委被多篇中共官方媒體吹捧為「全部都是高學歷」,其中習近平和李克強是博士,其他五人中有四個碩士,一個「中央黨校研究生學歷」。

令人捧腹的是,這四個碩士中,除王滬寧而外,其他三個都是一生中從未經歷過一天高等院校的校園生活的。

說起來,習近平的「博士學歷」雖然是在福建當省長期間,靠「不脫產學習」從遠隔數千公里的北京的清華大學拿到的,大學學歷也是「工農兵大學生」,但所有當年的「工農兵大學生」的學制至少兩年,即使學工/學農和學軍的占去一半,也還至少有一年時間的校園生活,而栗戰書和韓正兩人是否有高中學歷筆者無從查考,而他們的的大學本科都是所謂的「夜大學」,而汪洋的大學本科則是自己在老家安徽當市長時獲得的中央黨校的「函授本科」。

雖然栗戰書一生中從來沒有過一天高校校園生活,僅憑「夜大學」的「本科學歷」又換取了「在職碩士」,但必須承認即使他這「碩士」學歷的水分再多,掌管一個中共政權的橡皮圖章也就夠用了。但如今貴為國務院常務副總理,做為李克強國務院總理備胎的韓正的「注水學歷」真是讓人因此而替共和國的經濟命運捏把汗----除非他這個常務副總理就是個擺設。

韓正的官方簡歷中說他是「在職研究生學歷,經濟學碩士學位,高級經濟師」,具體內容沒有說他本人是否曾經念過高中,只是說他1975年,也就是二十一歲起從上海徐匯起重安裝隊倉庫管理員做起,在和平感覺沒有任何高中以上學歷的前提下居然能在已經全面貫徹落實了幹部知識化/專業化的1982年被提拔為上海市化工局團委書記,在擔任此職務的過程中,用括號註明(其間:1983-1985年復旦大學大專班學習),由此可見他的這第一個「學歷」就是「不脫產」的「在職進修」性質,而且是在被「提干」三年之後才拿到的。

接下來,一個不脫產的在職大專班學歷居然能夠令韓正進入高校工作,出任了上海市化工專科學校黨委副書記,期間,又用括號註明(1985-1987年華東師範大學夜大學政教系政教專業學習)。

有了「夜大學」的兩年經歷之後,韓正便成了「大學本科畢業生」了,並憑此「學歷」當上了共青團上海市委書記。

擔任上海團市委書記和改任上海市盧灣區黨政負責人期間,已經具備了「大學本科學歷」的韓正繼續「學而不厭」,其簡歷中再次用括號註明(1991-1994年華東師範大學國際問題研究所國際關係與世界經濟專業在職研究生學習,獲經濟學碩士學位)。

公平地講,十九屆中央政治局委員25人里,理論水平,也可以說成是真正的「文化程度」最高的,肯定是王滬寧和劉鶴,另外還有兩個真碩士,也就是正經八擺地在校園裡完成了兩至三年全日制研究生課程的,一個是王晨,另一個是陳希。

習近平上台之後,筆者曾在中共官媒上讀到一篇文章,說是與學生、商人和文化人的學歷造假比起來,更讓人震驚的,是《中國青年報》揭露的高官們憑藉權力製造假學歷。該報發表評論文章指出:現在的官員們一窩蜂地"攻讀博士",那些手握重權的省長、市長、司局長、縣處長們、甚至有實權的鄉長科長們,什麼都不放過。過去的以權謀私只在金錢、職位和美色上,現在又擴展為以權謀學位,不僅要權財色應有盡有,更要用高學歷的知識標誌來包裝,這樣才算真正的功德圓滿。至於由此造成的"學術造假",則不在他們的關心之列。反正腐敗已經深入和普及到所有領域,高校和學術界有什麼理由保持清高!

該文揭露說:官員們讀學位、拿博士文憑,決不會"十年寒窗苦",而是輕鬆加愉快,只要報上名,被學校列入博士生名單,就算大功告成。他們既不用參加統一的正式考試,也不用按時上課和埋頭於學術,更不用為畢業論文發愁,黨和國家的大事都忙不過來,哪有時間準備考試、上課、讀書、寫論文。畢業時,想找個操刀手簡直太容易了,有太多的飽學之士願意效勞,作出一篇優秀的博士論文。至於學術尊嚴和學者良知,怎麼能比得上權力好用!

記得當時也已經「退居二線」的前北京市長孟學農接受《北京青年報》專訪時,被問到對官員時興在職讀博士的問題。一向言行謹慎的孟卻發出怒吼:「有些人讀什麼博士?圖虛名,招實禍。」稍停又意猶未盡說:「真想建議中組部把這些博士招來,考一下。(最近揭露的)好幾個貪官都是博士。」

說到這裡,孟學農可能感覺到了自己已經涉嫌「犯上」,趕緊又補充了一句:「我是抨擊那些不學無術、注水的博士。」

誰都知道,習近平之前的兩任總書記雖然誰都沒有習近平的「學歷」高,但他們的本科學歷都是貨真價實,所以他們在位時雖然官員向高校索取在職碩士、在職博士證書或者是接受高校「學歷饋贈」的的現象泛濫,所以當時的媒體抨擊此等現象時不必介意「尊者諱」。

十七大後沒有幾天,《新京報》記者發表文章《習近平博士論文寫了啥?》副標題是「習近平13年前博士論文提出戶籍改革路線圖。」

署名是新京報首席記者關慶豐的文章中介紹說:在清華大學圖書館的學位論文閱覽室,可以查詢到一篇十三年前的博士論文—《中國農村市場化研究》,全文共169頁,淡黃色封皮上的內容是:申請清華大學法學博士論文/培養單位,人文社會科學學院/專業:馬克思主義理論與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生:習近平/2001年12月。指導教師為清華大學經濟學研究所教授劉美珣。

按照這位首席記者的說法, 「有一個重要問題應引起高度重視,就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們所進行農村剩餘勞動力轉移在總體上仍未脫離『離鄉不離土』的模式。」在2001年12月提交的博士論文中,習近平認為:「絕大多數在城市務工的農民並未真正融入城市,造成這一問題的根本原因是戶籍制度的限制。」 所以習近平認為改革要慎重、穩妥,分階段積極推進,可先讓那些符合一定的條件和要求,諸如有穩定的收入來源,居住時間達到一定年限的進城經商a和務工的農民,獲得合法的居住身份。

2002年9月的人民網曾刊登一篇抨擊揭露官員高學歷其實都是「偽學歷」的文章,說是全國各級組織部門將對黨政機關工作人員特別是縣(處)級以上領導幹部通過在職學習持有並載入檔案的學歷、學位證書,進行一次認真的檢查清理,對那些在文憑上弄虛作假的少數幹部將徹底暴露,一旦發現以不正當手段謀求學歷的幹部,黨的紀檢部門將會對其嚴肅處理。本來有學歷,有高學歷是件好事,但一到官場就變味,其原因就是高學歷可以給官員帶來好處。一是可以提高身價。因為一旦有了「研究生」、「碩士」、「博士」的名號,在一定程度上便可以修補其本來面目,可以掩蓋其知識方面的缺陷,可以起到拉大旗作虎皮嚇唬百姓的作用。於是,在高學歷面前,有人尸位素餐,還要以「穩重」面目示人;面對聽眾有人離了講稿講不了三分鐘,還要作大智若愚狀,總要讓人產生錯覺:這位領導同志有這麼高的學歷,有這麼高的學位,還會是等閒之輩……有人一升官就長「學問」,一長「學問」就再升官。

人民網發表這篇文章時,習近平剛剛拿到清華大學頒發的「法學博士」學位證書,一個月後便官升一級,從福建省長位置上調往浙江,省委書記和省長「雙肩挑」。

現如今,習近平面對眾人豈止是「離了講稿講不了三分鐘」,低頭盯著講稿念都還一再出錯,更有必要追蹤一下他到底拿什麼什麼換了個「法學博士」,而且還是堂堂清華大學的「博士」。

在2007年的中共十七大上,父親曾是中共高官、被稱為太子黨的習近平,近水樓台,平步青雲,成為中國最有權力的中共政治局九名常委之一,而且還是「國家副主席」、「中央書記處書記」,明擺著要做胡錦濤的「接班人」。

曹長青先生在《「習常委」視「偽學歷」習以為常》的一段說:中共權威喉舌新華社當時刊出的(十七大上產生的)九名政治局常委簡歷中,數習近平的最顯眼,因為他是中國赫赫有名的清華大學的「法學博士」。其他常委列出「博士」頭銜的,只有李克強,是「經濟學博士」。

但習近平的這個博士,只看新華社列出的簡歷,就令人生疑,不像那麼回事。因為第一,上面寫的是「在職研究生學歷」;第二,竟然是「清華大學人文社會學院馬克思主義理論與思想政治教育專業畢業」。這是個什麼「專業」?怎麼讀這個「專業」就可以獲得「法學博士」?而且還是「在職研究生」,等於明說了,不是在校學習,不是「正規」博士。

都不用追蹤調查,就可以發現「習常委」的這個學歷是「偽」的。因為從新華社刊出的簡歷,人們清楚地看到,在習近平「在職研究生」期間,他是全職的中共福建省委副書記、代省長、省長(1998年到2002年)。眾所周知,福建是中國大省,人口3500萬,無論是國民生產總值(GDP)還是對外貿易,都在中國30多個省市自治區中排名第6。做這樣一個大省的一把手,會多麼繁忙,他還怎麼能到清華大學「學習」?又怎麼「在職研究」的?是不是共產黨官員習慣打官腔說的「研究研究」,就算「在職研究」了?但「習常委」就敢把這樣的「偽學歷」,習以為常地放在他的政治局常委簡歷上……。

筆者在這裡所要糾正長青先生的是,習近平自就任浙江省委書記,再到就任上海市委書記,再到十七大上升任政治局常委,十八大上正式接班胡錦濤至今,他的官方正式簡歷中從來都是清清楚楚地寫明他是「清華大學人文社會學院馬克思主義理論與思想政治教育專業畢業,在職研究生學歷,法學博士學位」。這一段最令習近平引以為榮的介紹內容從來就沒有被刪改過。

習近平的這個「法學博士」學位到底是怎麼拿到的?中國大陸已經有公開媒體試圖幫習近平「排疑解惑」。2017年11月5日,搜狐網曾刊登一篇文章,題目是《首次曝光!習近平總書記博士生論文照片》。文章說,1998至2002年,時任福建省委副書記的習近平在清華大學人文社會學院讀了4年在職研究生,專業是馬克思主義理論與思想政治教育,並獲得法學博士學位。「論文」在2001年底之前即已經被通過並上了清華大學圖書館的博士論文書架,整個過程只有三年。

搜狐網上的這篇文章本來就不長,卻用將近一半的篇幅介紹習近平對「沒有讀過大學,照樣能成才」的「英明論斷」。文章介紹說:2003年7月11日,浙江省委書記的習近平在《浙江日報》的《之江新語》專欄發表《路就在腳下》一文專門討論如何看待高考。「考上大學固然可喜,但沒考上大學也不用悲觀,更不能絕望。路就在腳下。一個人能否成才,關鍵不在於是否上大學,而在於他的實際本領。社會本身就是一個大學校,留心處處皆學問。只要你肯學習、能吃苦,沒有讀過大學,照樣能成才。」

搜狐網的文章里介紹完如上這段內容之後,緊接著這是下面這一句:「(習近平的「博士導師」)劉美珣曾在採訪中提到,習近平在跟她談話時不帶秘書。」

搜狐的這篇文章乍看上去是在給幫習近平「洗地」,但讀完如上兩段內容後就應該會意出該作者的用心之良苦,原來是要用「沒有讀過大學,照樣能成才」來暗示習近平的這個「博士」根本就不是「讀」出來的。他的導師為證明習省長是如何的「平易近人」,居然會誇讚自己當年的這個學生與自己談話時「不帶秘書」。那麼習近平和自己的這位「博導」談了幾次話呢?三年時間裡有沒有那怕是幾個小時的課堂聽講呢?如果有的話,在「課堂」上是不是也「平易近人」到了居然可以不帶秘書的地步呢?

就在習近平屈尊到了「不帶秘書」的時候,中國人民大學校長紀寶成在杭州召開的一個高等教育論壇上大膽直言:「中國最大的博士群體並不在高校,而是在官場。」

當時的《中國青年報》記者葉鐵橋和原春琳於2010-03-08發表文章抨擊說:「把文憑搞上去」是很多中國官員耳熟能詳的「忠告」。

該揭露文章引述用了廈門大學教授、全國政協委員楊春時的話說:手握公權力的官員,利用自己的職權,動用公共財政占用高教資源,為自己的前途謀利,「實際上是一種嚴重的腐敗行為」,其惡劣程度「比貪污受賄有過之而無不及」,並由此提交提案,建議整治這一現象,清理官員讀博,維護高等教育的純潔性及公平公正。細心人士發現,近幾年來,翻開一些官員的履歷,「博士」赫然成為了越來越常見的頭銜。但細究取得博士學位的時間,則大多與他們擔任行政職務的時間重合。而官員讀博的規律是,「官員級別越高,讀博就越容易」。

……官员读博假多真少。这些官员不经过正规考试,即使考试也是走过场。而读博后,基本不上课、不读书、不做作业,有的官员甚至让秘书代劳。毕业论文也是或请人代劳或抄袭,“原因很简单,他们既没有能力、也没有时间写博士论文……。这种做法,极大地伤害了教育的公平性。”因为那些刚刚硕士毕业的学子在激烈竞争中尚难考上博士,官员却能轻而易举获得录取资格……。与此同时,对于正规的博士生来说,白天黑夜地攻读,尚觉时间紧张、精力不够,许多人还不能按时毕业,而那些领导干部不脱产,白天工作、晚上应酬,最终却也几乎无一例外地顺利毕业并获得博士学位……。这既败坏了党风、政风,也败坏了校风、学风……。

十分難得的是,如上介紹的《中國青年報》記者葉鐵橋從那時起便成了揭露中共官場上「學歷腐敗」的「專業戶」。2012年05月07日,這位葉鐵橋又大膽撰寫了《 官員讀博會否妨害教育公平 清華大學論文博士引發爭議》一文,「指著和尚罵禿驢」,亦被《中國青年報》刊登。

該文章介紹說:曾因老家房屋被強拆而給山東省濰坊市市長寫公開信的清華大學法學院博士生王進文在微博上稱,山東省國土資源廳廳長徐景顏正在清華大學法學院讀博士,是他的同班同學,但同學們從未見過=他。當天,清華大學法學院黨委副書記廖瑩向《新京報》記者證實,山東省國土資源廳廳長徐景顏確實是清華大學法學院在讀博士生,但他並非是全日制博士生,而是論文博士生

這位廖副書記在接受記者採訪時稱,清華大學對論文博士有嚴格招生規定,論文博士相當於以研究為主,他們的課時安排跟全日制博士生課時安排是不一樣的:論文博士生都是在職學習,他們在第一年做課程學習,之後專門做論文研究,不需要上課。而且,第一年上課均是在周末。

那麼,我們假設習近平「讀博」期間清華大學對他這樣的「在職博士生」即有如上 「嚴格規定」,誰會相信當年在福建當省長的習同學會在他「讀博」的第一年裡,會是除了寒暑假每個周末都飛到北京「上課」?

《官員讀博會否妨害教育公平 清華大學論文博士引發爭議》中,「論文博士培養制度被指不倫不類」一節抨擊論文博士成為學歷腐敗的通道。文章中引述專家評論說:

所谓的”论文博士“虽然主要是通过非学历教育的途径获得的,本应标注清楚,如“工学论文博士”、“农学论文博士”等,不这样做的原因是:“第一,论文博士的招生和培养质量下降,从而使这个学位名称贬值,因此无论是招生单位还是论文博士生本人都不希望使用这个学位名称;第二,有些研究生招生单位的试点工作没有得到教育部的批准,因此,在上报教育部录取名单时,不能名正言顺地以‘论文博士’名称上报,而在毕业时,更不便以‘论文博士’的名义申请学位和填写毕业证书,这就形成了按论文博士的方式招进,而按一般博士生的培养方式培养这种‘独特’的状态。”所以出现不少研究生招生单位悄悄地既发学位证,又发学历证的状况。

毫無疑問,當年的習近平博士也是不希望在自己的「博士學位「證書上特別冠以」論文「二字。

至於這種不需要考試入學,也不需要和正規的博士生一樣必須在提交論文之前完成繁重的課業的「論文博士「到底是合法還是不合法呢?

習近平「讀博士」時的《清華大學授予博士學位實施辦法》明文規定:「申請博士學位的人員必須已獲得碩士學位,並在獲得碩士學位後工作5年以上。」不過,習近平「」讀「的」可是」有中國特色的論文博士「

《我國「論文博士」的由來》中介紹說:

清华大学是最早展开论文博士培养试点的高校之一,早在1986年就展开了试点。记者检阅资料时发现,1990年,清华大学研究生教育改革实验组在《清华大学研究生教育》上刊文,介绍了清华试点论文博士的缘由和做法。
上世纪80年代中期,清华大学为具体了解工业企业界对高层次人才在素质和数量上的实际需要,先后两次集中走访上海宝山钢铁公司、第二汽车制造厂等十多个大中型企业及有关研究部门。在调研中发现,这些机构都有从本单位选拔优秀人才继续进行培养的需求。为了满足这一需求,清华大学决定试行招收论文博士生。
对于入学标准,当时就在校内引发很多争论。有的教师强调论文博士生入学前应具有硕士学位,有的教师认为能力、成就的高下更关键,对于未获得硕士学位的人员,可以采取适当方式,考核硕士学位的基础理论和专业课,因此主张在审查学历、资历、工作成就和业务水平的基础上,通过专家小组考试,确认达到硕士以上业务水平者,即可录取为论文博士生。
对于培养过程,有的教师主张应有最低入学注册年限,有的主张允许他们不脱产攻读学位。
综合以上争论,清华大学研究生院当时确定了以下原则:一是招生对象主要从科技骨干中选拔,二是选拔时既要不拘一格选拔人才,要审查学习成绩,还要重视考查全面素质和创造才能。对于培养过程,可以全时入校注册学习,也可部分脱产学习,或者完全不脱产,定时来校接受教师指导,或教师到其所在单位指导。

習近平「攻讀博士「期間,第一年是福建省委專職副書記,第二和第三年是福建省長,所以毫無疑問是那種所謂的」完全不脫產「的」在職博士生「。至於他是否是「定時」到清華「接受教師指導」了,不得而知。

《清華大學法學院法學博士研究生培養方案》顯示,論文博士學習方式為:以課堂面授為主,輔以課程調研、自學、撰寫分析報告、師生一對一指導和網上課堂等方式。在教學學期內,一般間隔兩周安排一次面授,每次2天。面授時間一般以周末為主。

誰會相信一直都在聲稱自己是「恪盡職守,夙夜在公,為民服務」的習同學會在他「讀博」的第一年裡堅持在「教學學期」內每兩周一次直飛一次北京到清華課堂聽講?

如果他當年確實按照清華大學的「嚴格規定」行事了,那麼一年的「教學學期」至多也就三十四周左右。

在2010年3月習近平以政治局常委身份出席的全國政協例會上,楊春時發言時強烈呼籲教育部門關注和解決官員讀博的怪現象,他表示,手握公權力的官員,利用自己的職權,動用公共財政占用高教資源,為自己的前途謀利,「實際上是一種嚴重的腐敗行為」。他甚至認為其惡劣程度「比貪污受賄有過之而無不及」,並由此提交提案,建議整治這一現象,清理官員讀博,維護高等教育的純潔性及公平公正。

楊春時教授強烈呼籲,要遏制高校濫發文憑、防止學歷腐敗,就必須堵塞通道,取消論文博士。包括紀委在內的各個部門都要有所行動,那些已經獲得博士學位,但是「名不符實」的官員應該自行摘去「博士帽」……。

當時的另一位全國政協委員、北京語言大學教授石定果附和楊教授的意見說:有些官員,從他們工作的領域和讀博專業來看,完全不相干,讀博對他們工作並無多少幫助,為什麼還要讀呢,就為了一個文憑。事實上這是在侵占有限的教育資源。撈文憑成了官場潛規則。文憑成了官員晉升的重要籌碼,因此,把自己弄成博士是一些從政者的普遍衝動。博士學位也是晉升的「硬體」之一。「當競爭者條件差不多時,憑什麼可以領先一籌?還不是比『硬體』?」

在2010年3月的那次全國政協會上,石定果還感慨說自己當年在北京大學獲得漢語文字學博士的過程像「煉獄」,辛苦得不得了,總覺得時間不夠用,不知道這些官員讀博的精力是從哪裡來的?」

當時的北京大學歷史系教授王曉秋委員諷刺說:,在北大,有「一流的本科生,二流的碩士生,三流的博士生」之稱,「說法雖然不見得正確,但至少部分地反映了問題」。

當時,連中央電視台都斗膽報導了楊春時等人的如上呼籲,但據說全國政協提案委員會把相關提案轉給教育部後,教育部一直都拒絕給以明確回應,原因為何?因為當時已經在中央政治局常委會內分管組織工作的習近平已經及時把以清華黨委副書記之公權為他直接開了綠燈的陳希調任教育部黨組副書記和常務副部長。

《首次曝光!習近平總書記博士生論文照片》一文中還介紹說:習近平的「博導」劉美珣透露,習近平的畢業論文最初叫《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的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研究》,她覺得題目太大,讓習近平重新選題,這才有了《中國農村市場化研究》。 原來,不但習近平的「博士」學位是異類,所謂的「法學」就更是和「法」字毫無關聯。

《官員讀博會否妨害教育公平 清華大學論文博士引發爭議》一文引發很大的震動,當時的科學網全文轉發此文後,有讀者留言道:中國社會已經腐爛透頂,五百年後,這些極其無知無聊透頂的官員,這些所謂的名校,所謂的名校校長們都是一堆歷史的垃圾!

隨後,《不以為恥反以為榮國情乎?》的短文中抨擊道:官後高學歷之風盛行,持有「真的假學歷」的官員之多,已成為當前中國官場一大特色。自教育產業化以來,大學早已不滿足於招收本科生所獲的高額利潤了。學校當局和博導們發現,利用官員們都渴望有一個高學歷的「假的真文憑」來滿足其升遷和虛榮心的需要是樁發大財的機會。交易中,官員們巧立名目,撥錢、批項目,校方則為其考試作弊,代寫論文等無所不用其及。在一幕幕黑色交易中相得益彰,各得其所。這已是公開的秘密,大學校長們,博導們心裡比誰都清楚,只不過是心照不宣罷了。試問,敢不敢查一查官員們做官後所獲文憑的真假?然而,最讓人不可思議的是,明明是用權錢交易弄來的所謂高學歷的雞鳴狗盜之徒,明明是一堆注水肉式的「碩士」 「博士」占據了各級組織,非但不覺得可恥,反而竟以此作為領導層知識結構的整體提高而向世人炫耀!不以為恥反以為榮,這個國家太不可思議了。

該博文中所說的「明明是用權錢交易弄來的所謂高學歷的雞鳴狗盜之徒,明明是一堆注水肉式的「碩士」 「博士」占據了各級組織,非但不覺得可恥,反而竟以此作為領導層知識結構的整體提高而向世人炫耀「,明擺著是指的二零零七年中共十七大召開之後,中共官方媒體對該屆中央政治局常委和委員們「高學歷」的大肆吹捧。

一位網友在這篇文章後面評論短短八個字:「習以為常,越克越強「。

另外,當時的《京華時報》也曾為此發表了《教育部介入調查「論文博士」》一文,文中根據記者所查詢到的資料,說是早在2008年10月9日,也就是習近平進入中央政治局常委的一年之後,國務院學位辦副主任郭新立就在回答記者提問「怎麼看目前有不少官員只要遞交論文就可以獲得碩士或博士學位的說法」時稱,我國目前並不存在「論文碩士」或「論文博士」,並稱,如果發現這類情況,教育部將「決不手軟」。但日後就沒了下文。

之所以「沒了下文「,是因為此時的教育部常務副部長和黨組副書記,是習近平在清華當工農兵學員期間的上下鋪室友,並被習近平介紹入黨,日後在習近平」讀博「期間擔任清華黨委常務副書記和書記的陳希。

當時的新華社也大膽參與了對「論文博士「的輿論圍剿,發表了《」論文博士「是為何人量身定做》的評論員文章,揭露所謂」論文博士「的特殊」培養「制度,根本就是為官員量身定做,其實準確地說,是為在職人員量身定做的。當然,既不能因讀書丟了官職,又要博取文憑,魚和熊掌兼得,這個「論文博士」也很對一些官員的胃口。尤其是,「不需要跟全日制博士生入學統考」——與其他考生一條起跑線上的統考……如此的「真」文憑,和買來的假文憑,其實是一路的貨色。

這裡也要特別說明的是,在中國大陸早有所謂「真的假文憑「和」假的真文憑「之說。

「真的假文憑」里的「假」指是的頒發「文憑」的學校本身是假的,專指那些把國外的假「大學」或者「野雞大學」買到的假「文憑通過了中國大陸政府專職機構的「學歷認證」的「文憑」,變假為「真」----即所謂「「留學生假文憑真認證」。

「假的真文憑」里的「真」,指的是頒發此「文憑」的學校絕對是真的,即在象清華這樣的真正的大學裡「不用通過國家統一考試」、「不用上課」、「不用做作業」、「不用寫論文(以上都可由人代勞)」、「不用私人交學費(可報銷)」就可以獲得的「文憑」,所以也被稱之為「五不文憑「。

巧合的是,就在習近平從清華大學拿到一張「法學博士」文憑的當月,即二零零二年三月,人民網發表了一篇「人民時評」----《假的真文憑比真的假文憑危害更甚》,文中批判說:對於學術界來說,對於為這些官員開具假的真文憑的學校來說,是腐敗,可悲的腐敗;而對於官場來說,對於口口聲聲"實事求是"、口口聲聲"徹底的唯物主義者"的一些官員來說,這,實在又是官場腐敗的一個新品種,新變種! 據新華社"新華視點"記者調查,這裡面,是有著許多骯髒交易的:或入學不須統一考試,由學校"單招";或課程安排隨意,"代勞"、"操刀"公開;或"官員拿證,單位買單";或是投桃報李,官員將地方、單位公款巧立名目公開"回報"學校......這是什麼?這是不折不扣的以權謀私,這是貨真價實的光天化日之下的公開腐敗。

我們不妨把筆者在本系列文章揭露和抨擊的習近平這類「博士官」的「假的真文憑」的現象視為「合法」,在此前提下進一步討論習近平的這張嵌有清華大學鋼印、由時任校長王大中院士簽名的學位證書中的「法學」二字是否合「法」。

曹長青先生曾把習近平的「法學博士」中的「法」字調侃為「變戲法」的「法」。他質疑說:習近平的法學博士論文是《中國農村市場化研究》。且不說這種論文是不是習近平的秘書「捉刀代筆」,或者其他管道弄來的,僅從這個論文題目本身就可明顯看出,它跟法學、法律等,並不沾邊。憑這樣的論文,怎麼能拿到「法學博士」?

從網上查到,習近平的博士論文指導教師是清華大學「馬克思主義理論與思想政治教育學科」負責人劉美珣,一生致力教授馬列主義,還有以研究鄧小平經濟思想為專長的「經濟研究所所長」頭銜,但這些都跟法學、法律等學科沒有什麼關係,她怎麼能「指導」出習近平的「法學博士」?

習近平的「博士論文」的中文介紹稱,該論文「通過對農村三大現實難題(貨往哪裡賣,錢從哪裡來,人到哪裡去)產生原因進行了深入分析」,「由此揭示了研究和解決農村市場化問題的重大理論和實踐意義。」

清華的劉美珣教授真是有能耐,居然從農村的「貨往哪裡賣」里,就能「指導」習近平「分析」出一個「法學博士」來。也許「習博士」博通政治「戲法」,是這個意義上的「法學博士」吧。網查劉教授的簡歷,赫然標榜著一句招牌——「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習近平的博士生導師」。這個招牌,放在古代,這可稱「太傅」了。榮極天下,亦恥極天下。這樣的所長會研究出什麼利國利民的「法術」來?大概只會弄出些糊弄長官的「巫術」來。

所以」太傅「劉美珣不問自答,向搜狐網記者解釋說:習近平的法學博士與人們通常意義上講的法學博士是有區別的:「這個法學不是法律的法學,我們授學位是按大門類來授的。馬克思主義思想政治教育專業,屬於法學大類。」

確實,就在習近平獲授清華大學「法學博士」學位之前,中共政權即已經頒發了相關規定,說是:「除了法學類學科以外,政治學,社會學,馬克思主義理論,公安學,民族學也可授予法學學位」。

而習近平當年「攻讀」的是清華大學新成立的「清華大學人文社會學院馬克思主義理論與思想政治教育專業」,雖然其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若歸類為」政治學「的話,政治學教授出身的王滬寧都不會同意,但該學院根據如上規定,為以「馬克思主義理論」為「研究」內容的官員們頒發一紙「法學博士」學位,還真是有「法」可依。但問題在於習近平當時的「論文」《中國農村市場化研究》並非「馬克思主義理論」,什麼「貨往哪裡賣,錢從哪裡來,人到哪裡去「之類的高深學問,退一萬步說,也只能歸類於經濟學範疇。但是,只是因為習近平當時的「博導」劉美珣因為自己的「馬克思主義理論「專業,只有資格給」在職讀博士「的官員們頒發」法學博士「學位,所以無論他習近平的」論文「標題是什麼,內容是什麼,因為他「師從」的劉美珣「博導」,所以他的「博士」頭銜前面只能冠以「法學」二字。由此推論,即使當時的習近平提交的「論文」是《論彭麗媛女士對我國當代民族聲樂的傑出貢獻》,應該也可以從劉美珣那裡拿到一個「法學博士」學位。